嘉義之旅-中正公園
嘉義中正公園位置位於國華街、民權路以及忠義街、北榮街所構築的中央位置,於 78 年完工。園內設露天音樂台,配置六百個座位,並闢地下停車場,成為市中心最佳的戶外表演場所。而小型展示館作為藝文展場,親水水舞區老少咸宜,帶來朝氣與歡樂。
中正公園原為平埔洪雅族的諸羅山社公署所在地,清朝闢為外教場,日治時代創建為公會堂,當時有全台灣最大可容納一千多人的餐廳。光復後改為中山堂,並闢為康樂區,附設球場及圖書館,『康樂暮鼓』曾為嘉義八景之一。
資料來源:嘉義市政府旅遊網。
1.中正公園景緻。
2.親水水舞區。
3.露天音樂台。
4.台灣櫸/榆科/別名:雞油。
5.黑板樹/夾竹桃科/木材輕軟,色白,可供作製黑板的素材。
6.使君子/使君子科。
7.樹蘭//楝科/黃色花小如米粒帶有濃郁香味,可供茶葉薰香,或作為其它香料之用。
8.矮仙丹花/茜草科/別名:細葉仙丹花、小葉仙丹花。
9.許世賢博士雕像
許世賢台灣第一位女醫學博士,對嘉義有卓越貢獻的女中豪傑,在嘉義市境內為了紀念她,而以世賢為名的有「世賢國小」、「世賢圖書館」及「世賢路」。夫妻在嘉義開設「順天堂醫院」,行醫仁慈有醫德。她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省轄市市長,也是早期台灣女性運動的先知。她的女兒張文英、張博雅繼承母志,先後也當了嘉義市長,創下了一門三市長的紀錄。中山路擴建及七彩噴水圓環,也是許博士排除萬難所興建。一生以仁心醫人,以民主治政,最後積勞成疾,病逝市長任內,享年七十六歲。(1908-1983)
資料來源:嘉義人永誌不忘的媽祖婆
10.福社宮
位於忠義街中正公園旁邊的福社宮,建廟石碑記載興建於道光二十四年(西元一八四五年),距今已經超過一百六十年的歷史,宮內正殿供奉福德正神為諸羅山城西城門鎮醮護域保民的土地公伯,是諸羅山社目前僅存的遺跡。
福社宮最特別的地方是,它可能是全台灣唯一,除了祭拜福德正神之外,還祭拜番王爺的地方。番王爺並不是平埔族人祭拜的神,而是漢人感念平埔族人在此地開墾的辛勞,而設的神祉。
資料來源:公視電台台灣生活通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