欖仁舅
學名:Neonauclea reticulata ( Havil .)Merr. / 科別:茜草科
↑濱海植物,重要的防風定砂樹種。常綠性喬木,高可達15公尺。原產台灣、菲律賓。
分布台灣低海拔森林,在南台灣的高雄、屏東及東部的花蓮、台東山區恆春半島及蘭嶼。
↑樹形優美,花果奇特,常被栽種為行道樹。
↑木材堅硬,可供建築或造船。
是蘭嶼原住民日常生活中重要植物,木材供造船、下海枕木或織布工具和傢俱,樹皮製作背心。
↑↓葉對生,薄革質,全緣,葉柄十分粗短,甚至沒有葉柄。
葉之大小及形狀頗似欖仁樹,故有欖仁舅之稱。
↑在頂端二片倒卵形葉片間直立大型的托葉,是本種植物的主要特徵之一。
↑↓花苞
↑即將盛開的花苞。
↑頭狀花序,花序密集成圓球狀,有長的總梗,花序徑約4.5公分。
同一花序上的小花幾乎同時開放。
↑蜜蜂來授粉。
↑花萼、花冠都是5裂,花萼約0.7公分長,花瓣約1.3公分長,花萼短筒形,花冠呈長漏斗狀。
雄蕊5枚位於花冠筒內;花柱長可達2.3公分,開花時由花冠筒伸出。
↑花和果實。果實為蒴果呈褐色球狀,內有許多種子,種子具有扁平的翅膀幫助傳播。
拍攝日期/地點:2009.06.29/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
參考資料:
1.后里國中/校園植物/欖仁舅。
2.鄭元春著/台灣的海濱植物/p40。
全站熱搜